本帖最后由 tracychen 于 2013-1-22 03:16 编辑

回复 19# 豆花允在

豆子, 那啥, 汗, 人家两人都60多的人了....Cowen都68了.

p.s.侬分得清他俩到底哪个是哪个伐? 老多人根本就分不清到底哪个是Cowen哪个是Lipman.
高瘦一点的是Cowen, 应该是主要负责剧本创作的.
胖一点的是Lipman, 应该是主要是负责电视剧具体制作CEO事务的.

TOP

本帖最后由 tracychen 于 2013-2-5 01:28 编辑

回复 1# 豆花允在

豆花, 偶讲话算数个, 看了侬那么多正脸照, 现在就按照承诺给侬讲下Cowen和Lipman的故事. 他家故事倒么得啥个稀奇的, 就是两口子认识-->交往-->一起生活-->居家过日子. 但是少见的地方就是, 他俩真个在一起整整过了四十年的夫夫生活, 而且是在好莱坞电视圈那么个纸醉金迷诱惑那么多个的地方.

Ron Cowen生于1944.9.15, Dan Lipman生于1950.8.2, Cowen比Lipman大了将近六岁而且是少年成名. 1966年Cowen大学毕业22岁时写了个舞台剧剧本叫做<夏树>, 1967年在地方剧院演出时一举成名, 那时候的男主角扮演者是Cowen的同学兼朋友Michael Douglas. 因为这个戏非常轰动, 所以1968年直接被选拔到了外百老汇, 又是好评如潮. 素以评价苛刻著称的纽约时报记者Walter Kerr也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反正这戏当时都红翻了. 少年才子Ron Cowen就此名震外百老汇, 他当时只有24岁. 他这个戏后来陆续抱了不少奖. 不过这戏进外百老汇的时候Michael Douglas被刷下来了没选上他, 外百老汇选用了另外一个经验丰富的男演员演男一号.

1970年的时候Michael Douglas的老爸Kirk Douglas找到Cowen, 花了两万美金把这个剧本买下来了要改编成电影. Cowen一开始不乐意嫌这钱太少了这剧本都拿大奖了, 可是老Douglas把年轻单纯的傻小子艺术家Cowen同学给忽悠晕了, 忽悠他什么题材太敏感不好卖啥的. 后来Cowen就答应了. 剧本一到手老Douglas就反了脸把Cowen给解雇了不让他参加电影改编, 后来又雇了他, 然后又把他给开了. 先后折腾了他两回, 最后是找了另外两个水平远不如他的编剧给改编成了电影. 电影当然是由他宝贝儿子Michael Douglas主演了. 在后来很多年的采访里, Cowen再也没有主动提起过<夏树>这个剧本, 虽然这个是他的处女作成名作.

后来Cowen一直是做舞台剧编剧写东东, 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改变就是在1971年, 那年他认识了一个小编剧同行Dan Lipman, 当年他27岁, Dan Lipman才21岁.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真个是小男友啊有木有啊@@. 他们认识是在康涅狄格州的尤金·奥尼尔基金会编剧培训班上, 当时因为要拍一个电影, 事先组织了一帮舞台剧编剧进行集中培训. 从那时起他们就在一起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伴侣生活, 在后来这四十多年里, 这个"小男友"再也没有在商业上让他吃过亏. Dan Lipman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商业天分的人, 哪个想算计他得看看自己有几条命回去, 不让他算计就不错了. 一开始 他们俩也是给人写剧本给人打工, 积累了20年以后, 到了1991年的时候, 也就是 Cowen 47岁, Lipman 41岁的时候, 他家夫夫不给人打工了, 自己注册了Cowlip公司自己做制作人. 他家做的东东都很棒, 都很有前瞻性, 每一个作品都是同时代的佼佼者. 他家的作品不是哪个拿了奖的问题, 而是哪个没拿奖的问题. p.s.其实他家唯一没怎么拿奖的作品就是QAF

2005年做完的QAF应该算他们家的收山之作, 打那儿以后除了偶尔客串帮帮朋友以外他们家基本不碰电视剧制作这行了. 他家老两口快快乐乐地跑回舞台剧玩舞台剧了. 可能因为年轻时没写过音乐剧, 他们又写了个音乐剧叫Betty blue eyes过过瘾, 2011年在伦敦西区剧院上演. 其实舞台剧不赚钱的, 也许人家Lipman就是陪着partner回舞台剧领域玩一玩, 玩真正自己喜欢的东西. 偶划拉过数, 舞台剧就是个赔钱的行业, 不像电视剧业那么赚. 舞台剧能把成本搞回来就不错了个. 这两年不晓得人家在做啥个, 也许可能周游世界去了.

他家做的东东都是精品, 虽然人家以后不想再做电视剧制作了钱赚够了不想受那累了, 不过偶建议如果哪个喜欢他家做东东的风格就去看看<都铎王朝>和<波齐亚家族>, 因为那两个电视剧的制作人是Sheila Hockin, 偶怀疑这个女制作人是他家的关门弟子. Sheila Hockin在QAF里做了他家两夫夫五年的助手, 他家非常喜欢她. 估计他家制作东西的本事教给她不少.

TOP

木有年轻时候的照片么……
塔普塔普 发表于 2013-6-12 22:31


其实我也挺想看他家两夫夫年轻时候的照片的, 应该是长得很精神的两个人, 不过犹豫过半天实在没敢开口要过, 怕人家不高兴. 在网上能找到的他俩最早的公开照片也就是QAF刚刚开拍时的工作照了, 那时候他俩都已经50多了. 他俩的作品很早就进中国市场了, 不是QAF, 是一个美国电视连续剧叫<姐妹>, 英文就是Sisters, 这是他俩的作为编剧拿的第二个艾美奖作品, 也是他俩作为制作人开夫夫店制作公司后拿的第一个艾美奖作品, 这个电视剧的中文译制配音版在北京电视台播过, 大概是90年代中期, 剧情是讲美国一家人四姐妹的故事. 我没看过这个电视连续剧, 但一个30多岁的北京朋友说她看过而且印象深刻, 非常出色的一个剧, 艾美奖不是白拿的. 不过她当时打死也没想到是同志哥编剧写的, 还以为是女编剧写的, 因为把女人的心理刻画得太好了. Sisters在美国播放的时候粉丝群几乎是把20岁到60多岁的女粉一网打尽, 一共制作了六季整.

TOP

那我就再无责任放点料吧.老多人以为QAF的BJ故事原型可能是演员GR,但我怀疑真正的BJ人物原型很可能是编剧CL他们家老两口,而真正的BJ故事原型很可能是他们家老两口年轻时谈朋友交往时的一部分亲身经历.因为BJ同属于gay圈里的高智商精英群体,他俩在影视和舞台圈就属于这个群体,BJ之间的很多对话是只属于高智商人群之间的对话;BJ是一个商人CEO+一个艺术家,而他俩就是一个CEO制作人(商人)+一个文人编剧才子(艺术家),以自己家为原型写故事好写得多,编故事的难度较低,如果把BJ职业设定成一个物理学家+一个矿业专家,我都不晓得他家两口子咋个胡编这个故事,很多业务背景知识都不好运用,他们也不懂那么多也么得那个时间去研究.而B和J的性格特征很多地方和他们家老两口的性格特征是吻合的.网上有他家60多个访谈,他俩性格特征还是老明显个:价值观相同而性格非常不同的两个人.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