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评] 《晤见/ Day With In-Laws》:当同志带男友回家见爹娘

导演、编剧:邱瑞颖
制片:李柏
演员;鲍奕安、吴宜修、谢丛至

完整影片在线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mFNf9ouOxQ/

前言
《晤见》为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创作组硕士班邱瑞颖的作品,改编自身真实经验,讲述一名男同志将男友带回家,而后失踪,留下男友与父母相处的故事。别于其它同志作品讲述己身性倾向探索,《晤见》将故事主轴放在柜父母(同志的家长)上,阐述父母如何接受子女的同性伴侣。

剧情大纲
志扬带着男友家彦回高雄老家,原以为是甜蜜的见公婆,没想到爹爹竟然一脸老鸡掰样,东嫌西嫌,就是不想儿子爱男人。忍无可忍,隔天,志杰失踪了。于是,可怜的家彦就此被迫与男友全家人展开一场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之超级任务!志杰,你到底去哪儿呢?

《晤见》之缺点
就让丑话说在前头,先说说《晤见》的缺点。由于《晤见》改编至导演邱瑞颖的亲生经历,这让故事变得过于个人背景,显得很局限。在缺乏田野调查下,显得太自我视角,让多数大众难以投射,例如,啊,我家不是这样;怎么跟我们家情况不同。加上演员们默契培养严重不足,使得父母与孩子不像是一家人,感觉很假鬼假样。

而浴室裸上身亲密摸摸,真的已是同志电影老招中的老招,大概就跟路上跟正妹搭讪「请问,爱情这条路怎么走」是老中之老。明显地,导演企图要演员卖肉,使《晤见》让观众留下记忆点,可惜要情欲不情欲,连屌都不敢摸,像是一种异性恋揣摩同性恋的疏远感。而且,于台词,已经提及两人是交往四年的伴侣关系,但是呢,完全感受不到交往破千日的那种「亲密感」,反而尴尬连连。

此外,故事发生在现代,角色们如此大费周章找一个成年人,实在是不可思议~除非此人过往曾有自残想不开之经历,可是,剧情根本没提及。正常来说,应该是疯狂打电话给亲朋好友、Line、上网PO照PO文有没看到人吧?莫名地,为了说故事儿有这种反应,实在怪怪。然后,到底哪个同志失踪会去「南人窝」找人呢?这明显看出导演试图置入一个「同志场域」引发父母有不同观感,但,插得好硬,害我觉得这一定是置入性营销来着吧(最好是)

注.南人窝是一间位于台湾高雄的同志饮料店/酒吧。

《晤见》之优点
其实,我认为利用失踪,来强迫伴侣与亲人相处是不错的点子,但应可以在失踪前安排一些伏笔,使得这突发状况置入地「顺畅」。或是可以着墨在,四人于车上等红灯或漫无目的的尴尬氛围,藉此表现出「不亲密的人」对「同个人」表现出关心,这会比跑去「南人窝」跟梁小星打找招呼好很多。(不过,梁益志演技的生疏反而成为《晤见》意外的爆点)

(注.梁小星(本名梁益志)是指剧中那位穿黑背心露胸肌的男子。为同志/反核运动参与者,亦在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代表绿党参选高雄市议员)

我个人特别喜欢剧情后段志杰站在家门口,车子开大灯照亮他的背影。有些,子女彻底曝露在家长面前的无助感,像是做错事的小孩,傻里傻气不敢吭声,等待爹娘发落。只是李妈妈突然的拥抱,销毁我这感伤的情绪,总觉得台湾人应该不会是这种反应。(至少我妈不会啦。)(你们的妈妈会吗)这让观众情绪很断裂。

而最后家彦拉上铁门的镜头,也象征着,家彦终于进入了「这个家」,受到父母认可成为一份子。导演若能不黑幕上字幕,拉长这个镜头反而会更有味道,让观众感受如此「入家」的氛围。只不过,因为一个事件,就让「柜父母」就此改观,鄙人觉得有点天方夜谭,《晤见》也因此缺乏了存在你我身边的「真实感」,谓之可惜。假如真的可以那么简单,那该有多好,对吧?

以下是藉由《晤见》引出的议题延伸讨论:

出柜与柜父母
一名同志究竟要花了多久时间探索自己性向、情欲并承认呢?同理地,那是否能够祈求「爹、娘,俺是同性恋」说完当下马上就要父母接受。多数同志都期待出柜当下,父母会立刻接受拥抱,但,人人真的能如此「完美」吗?没有足够时间与资源,冒然出柜对父母是件艰难的、不公平的。

所以,当同志出柜的时候,你准备好提供父母亲资源了吗?

台湾同志咨询热线的郭妈妈曾于讲座发言:「难过可能有很多来源,爸妈都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不一样,这关就很难过,有一点被背叛,被否定,距离我们的期望实在是很远。」(出自2007同志公民运动一书)

一样的道路总是想象起来比较顺遂,在得知子女是同志的同时,这「一样的道路」的想象就瓦解,变成一个未知的世界。而这不了解的「未知的世界」,让家长难以去预估、期盼、想象子女的未来,因此部分父母亲在得知子女性倾向时起初往往都是无法接受、难过的,正如同《晤见》志杰的父母,明明知悉父母其性倾向,但看见男友家彦,还是无法接受甚至发怒,因为他们期盼儿子能够走「一样的道路」。

另一方面,同志子女出柜的同时,也让父母亲「入柜」。想想,他们活在异性恋思维的社会建构中,若无资源,他们通常也不会认识同志父母。像是街坊邻居或喝喜酒,询问子女有无结婚打算时,通常说不出口。将秘密加诸于他们,反而迫使其孤独。因此台湾同志团体举办同志父母亲座谈会,正是安排同志父母能够了解其他家庭情况。

虽然《晤见》没有演到这父母部分压力,但在香港短片《爱,不难》就出现了如此情况。片中廖安丽饰演的母亲对孩子咆啸:「我知道就够了,你为什么要弄到全世界都知道阿!你知不知道现在的左邻右里,日日夜夜都在闲言闲语,你知不知道我多么难受啊!」同志的孩子或许可以在求学、工作过程中,逃离这个「异性恋思维」的家,但亲人呢,他们依然留在原地。也许你有勇气无视污名歧视偏见,但你的家人也有同样的勇气吗?

正如同,《晤见》中母亲在怒火中释放后,说出心里没有对儿子说出的话:「你们这些孩子怎么都是这样啊!你们心里面到底有没有家人?你们到底把家人放在哪里啊?你说是不是!李志扬你给我注意一点,不要跟你哥一样,变成同性恋!」

在台湾,由于社会压力、污名化、「结婚组成家庭生小孩传宗接代方为人生修成正果」的刻板想象,通常会使得父母对于子女同志身分难以接受、胡思乱想、焦虑、畏惧如此的「改变」。如同《晤见》最初父亲说的「那个人,我没办法」,为什么会没办法,如此排斥「接受」呢?

为何志杰要向家人出柜呢?为何志杰要带家彦回家见公婆?为何志杰希望家人接受家彦?这三个问题,同样指向了「家」,更进一步来说,如同过往台湾同志家庭伦理电影,都指向了一个命题「孝」。

台湾同志家庭伦理电影与孝
华人社会中亲子权力关系通常是不平等的,这成为华人必须背负的「传统」,更是一种(我觉得)不重要却被看作很重要的「文化特质」。在父权与异性恋思维底下的家庭单位,成为一个情感交流与人生历练必要的过程。作为一个主体,你免不了和家庭机制有纠葛关系,更不要说,作为一个「同志主体」,必然要和传统家庭机制正面交锋。

离开原生家庭对一个美国人来说可能不是个问题,更是个必经过程。反而台湾,「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不可遗漏、被忽略、被污蔑的神圣领域,或是一个名为监护人必须有责任长期照顾无行为能力之孩童到成人的空间,传统道德教训总是成为圣光罩庇荫着最可爱的家庭。即便人可能会因为求学、工作短暂了离家,最但终还是得回家;或是用着金钱、年节、照顾、慰问永远牵连着家,难以斩断。然后,人们还会组成家庭,创造新的家或融合既有的家。

于是,家庭,在台湾,伴随传统强大的力量控制着成员一举一动。

所以呢,身为一位同志,一个非异性恋身分的人来说,这种家庭机制反而成为一个「同志」家庭成员意识到自我主体独特性的场域。简单说,同志这个身分建构必然会(在实体关系或个人精神层面)冲撞家庭体制。

光从台湾同志电影就可看见这样历史:

台湾第一部同志电影《孽子》就描述李青因为同性「淫猥行为」被父亲赶出家门,来到新公园这个暗夜王国,被杨妈与曼姨收留,与其和三位孽子组成拟制家庭(这跟原著剧情有差距)。可见得1980年代性倾向依旧被污名、病理化对待,难以被「家庭」接受(原著是1970年代);

李安的经典电影《囍宴》,则出现有同性伴侣的伟同为躲避父母跨海逼婚,进而「假结婚」,更因为一场意外,两男一女被迫组成了「非传统」家庭。就此看见传统华人父母将婚姻生子视为子女理所当然的结婚道路;

而在2015年母亲节上映的《满月酒》,同志自我认同已成为理所当然的存在,但知悉的母亲依然不愿接受。此外,全片看见台湾法律对于「家庭制度」的异性恋想象,让进行人工生殖的同性伴侣,必须投入大量金钱与跨国帮助才能如愿;

即将上映的《醉‧生梦死》,亦出现传统母亲对于儿子性向的难以接受,以至于孩子逃离「家庭制度」远赴美国追爱。

叶德宣教授曾于〈阴魂不散的家庭主义魉魅一一对诠释〈孽子〉诸文的论述分析〉一文中透过精神分析认为,家庭主义对于同性恋的负面压力乃基于「孝」。在「孝」信仰系谱中:「子能继承父之求转与志业,唯有于能为父传宗接代,延续族之香火与命脉。是以他对祖先买卖的唯一方式就是繁殖。」所以「孽子」之所以为「孽」,是在于同性恋身分被家庭机制衬托所烘托成为焦点,而被戴上此种「大不孝」的罪恶冠冕。

换句话说明,上述这四部同志电影的角色不被父母亲接受,皆是被因为(异性恋的)家庭制度衬托,才导致他们变成了「不肖子」。同样地,《晤见》也是。

《晤见》中,即便父母亲得知志杰性向,更知道他会带男友回来。但,实际碰面过后,依然不能够接受,依然认为志扬不符合「家庭制度」当中的「孝」。所以,可以看见志杰的「出柜现身」依旧冲撞了「家庭制度」,就这场男友失踪风暴,观众可以明显感受。

我认为,《晤见》最可惜在于拍摄时间点与故事时间点。假若,这部短片可以早在台湾同志运动刚起步时播映,必定显得新鲜,并与当时代体制观念冲突更大。但如今这样子的电影题材放在「现在」,其实已显得了无新意,毕竟光上述四部剧情长片都讲到烂了;

但是,假若《晤见》将故事设定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后的台湾」,那就有趣多了。在现今的同志运动,「结婚权」被视为首要的权力,某些人总是过度乐观认为只要能够结婚,歧视就能弥平,民众就会接受,但「父母」真的也会吗?我相信,台湾父母必然认为「异性」婚姻好过「同性」婚姻,那种「你何必选择难走的路」的观念依然会摆荡个几十年。所以,假如今天志杰变成是带「未婚夫」回家,父母反应会有所改变吗?我觉得同样不会有多大差异,但讨论点与争论点就可扩张至过往同志电影所未及的领域。(虽然《满月酒》已经稍微碰触这点,但却没有深谈。)

不过,《晤见》改编至导演的真人真事,学生导演总想要拍自己故事或熟悉领域。在这理由下,无新意这点,似乎就还可接受了。

结语
《晤见》并没有选择颠覆,依然希望寻找父母亲的认同,进而融入这「家庭体制」。虽然就故事创意、演员表现、摄影画面,《晤见》皆非上层作品,但它某程度还是呈现台湾某种父母亲对于子女同性伴侣的态度,颇具教育意涵。本片目前已网络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观看全片,支持一下台湾学生作品嘿

没看过。。但是感觉看了你的【评论想去看了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